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一次会议举行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常务主席第一次会议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主持会议。
会议听取了大会主席团常务主席、大会副秘书长、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杨振武作的大会秘书处关于政府工作报告审议和修改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代拟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绍史作的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有关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审查结果报告。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耀斌作的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有关情况的汇报,审议了审查结果报告。
会议听取了杨振武作的大会秘书处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代拟稿、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代拟稿的汇报,审议了两个决议草案代拟稿。
会议听取了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民法典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审议了民法典草案修改稿。
会议同意将上述决议草案、报告、草案修改稿等提请大会主席团第二次会议审议。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举行第二次会议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主席团26日上午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会议。会议经过表决,决定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计划报告、预算报告的决议草案和民法典草案修改稿等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主席团常务主席栗战书主持会议。
会议应到174人,出席170人,缺席4人,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5月22日下午和23日上午,各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政府工作报告。代表们一致认为,政府工作报告通篇贯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体现了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以改革开放为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体现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个旗帜鲜明、改革创新、求真务实的报告。代表们普遍表示赞成这个报告。代表们充分肯定国务院过去一年的工作,普遍赞同今年工作的部署和安排。审议中,代表们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国务院认真研究了代表们的审议意见,对政府工作报告作了修改充实,共修改89处。主席团常务主席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和报告修改情况,建议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并代拟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会议经过表决,决定将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草案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徐绍史向会议作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主要预期目标和政策取向符合实际、总体可行,建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全国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史耀斌向会议作了财政经济委员会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审查结果报告。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总体良好,国务院提出的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总体可行,建议批准国务院提出的《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的报告》,批准2020年中央预算草案,同时批准2020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务余额限额142889.22亿元、专项债务余额限额145185.08亿元。
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财政经济委员会的两个审查结果报告。
5月23日下午和24日上午,各代表团认真审查了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和预算草案。国务院根据代表们的审查意见,分别对两个报告进行了认真修改。主席团常务主席根据各代表团的审查意见、报告修改情况和财政经济委员会的审查结果报告,建议批准计划报告和计划草案、预算报告和中央预算草案,并代拟了关于计划报告和计划、预算报告和预算的两个决议草案。会议经过表决,决定将关于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决议草案、关于2019年中央和地方预算执行情况与2020年中央和地方预算的决议草案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5月24日下午和25日上午,各代表团认真审议了民法典草案。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根据各代表团的审议意见,对民法典草案进行了审议,提出了草案修改稿。主席团会议听取了宪法和法律委员会主任委员李飞作的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关于民法典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会议经过表决,通过了这一审议结果的报告和草案修改稿,并决定将民法典草案修改稿提请各代表团审议。
稳投资各地加紧推进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现在,随着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各地正在恢复往日的活力。眼下,一批批重大工程项目正在各地加快推进。
日前,渝怀铁路二线新圆梁山隧道无砟轨道施工突破10000米。渝怀铁路二线横跨重庆、贵州、湖南三地,力争今年底实现全线通车。
在甘肃,中兰客专新墩特大桥实现成功转体。在宁夏,京藏高速公路宁夏段改扩建工程已结束路基施工。在云南,中老铁路国内段一条15公里长的隧道甘庄隧道贯通。目前,中老铁路国内段93座隧道已经贯通67座。
陆上交通快速推进,海上通道也加紧建设。在广西钦州港东航道扩建工程现场,几十艘船舶正在同场施工,下个月底,航道将实现通航。在伶仃洋上,集“隧、岛、桥、水下互通”四位一体的跨海通道集群工程深中通道首节钢壳沉管开始调试。
在革命老区江西,国家“十三五”重点建设项目赣江井冈山航电枢纽工程进入冲刺阶段。工程投入使用后,可以实现千吨级船舶顺利通航。
在浙江南太湖新区,22个项目集中开工,项目投资总额达700多亿元,聚焦总部经济、文化创意、科技创新等领域。今年,浙江重大项目完成投资将超过4000亿。
我国渤海新增亿吨原油探明储量
中国海油今天(5月26日)发布消息,位于渤海莱州湾的垦利6—1油田,确认石油探明地质储量超过1亿吨,含油面积超100平方千米。油田成为我国渤海莱州湾北部地区首个亿吨级大型油田,计划2022年实现投产。
东航客货运航班强劲恢复
作为国有三大航空之一的东航,通过大数据精细化管理、智能化运行,提高航班运行效率,畅通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目前,客运、货运航班强劲恢复,日均执行航班超过了1500班次,环比4月份增长约40%,沪深、沪穗、沪蓉航班上座率超过70%。
长三角至东盟国际货运班列首次开行
今天(5月26日),长三角到东盟的国际货运班列首次开行。班列从江苏南通的海安物流基地出发,前往越南河内,全程运行2300公里,5天左右到达。班列后续将按每月4—6列的密度运行,为长三角地区与东盟经贸合作开辟物流新通道。
西藏林芝40个重点工程集中开工
今天(5月26日),西藏林芝40个重点工程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达23.39亿元。项目涉及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文化旅游等多个领域,对推动林芝市产业发展和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具有重要意义。